更新时间:2025-08-11 04:04:18
靠着“吵架”多次上热搜的这档综艺在豆瓣开分仅有4.1,此举再次证明了一档综艺若仅想凭借话题“出圈”,终难得好口碑。
评选流程混乱、选角存在争议,再加上节目有意剪辑话题冲突、矛盾节点……《导演请指教》中的每一个“看点”似乎都踩在了娱乐话题上。而这也就直接催生了网友对这档节目的花式吐槽。毕竟,本就“门外汉”的观众,只能见到娱乐性十足的纷争,并不能感受到从业者们对影视创作的敬畏,与影视从业者彼此之间的尊重。
违背电影创作规律,放大矛盾炒话题
众所周知,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从编剧到选角,从拍摄到剪辑,需要很长的时间打磨才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然而,作为一档打着“还原市场机制,打造影视行业微缩图鉴”旗号的综艺,节目组不顾电影内容创作规律,让导演在两天时间内“突击拍片”,这引发了许多观众的诟病。壹条电影就直指节目组,让导演们两三天拍一部短片的节目设置,是:“榨干导演,消费电影,迎合大众。”
从16位导演到40+位参演演员,再到数位傲慢但非主流的“影评人”,都是在参与或品评2天速成的短片。但是,快速产出的作品很难体现创作者的真实功底与能力,节目设置似乎只是为了“话题”产出而服务。
暂且不考虑导演水平、资源调配等因素的影响,仅就创作时间上的限制,就决定了导演们需要缩减时间与打磨作品的心力。而这些违背了创作规律产出的作品,要直接拉上台被节目中傲慢自大的影评人士品评,这于创作者而言并不公平。并且,这样做也就直接造成了创作者与评论人之间的“吵架”“纷乱”甚至是“诋毁”。这场“无休止”的争论中,除了节目获得了一些热搜外,参与节目的各方,没有一方是赢家。
此外,节目组通过剪辑等综艺表现手法,将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加以放大了许多;而节目中,所呈现出的形象统一的“影评人”,大多自恃清高又咄咄逼人。这一切带给节目的都只有“话题”。
先“黑红”后“洗白”,业界和观众谁“认账”?
作为拥有《演员请就位》制作经验的节目组,深谙话题综艺的炮制方法,如出一辙般创作出的《导演请指教》也同前作一样,因不专业与对创作的不敬畏,并不被观众和行业认可。掌握了流量密码的节目组,通过挖掘、释放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频繁创造话题冲击热搜榜单。
有统计数据显示,《导演请指教》开播3天就上了97个热搜,平均每1.5个小时就有一个热搜。
在云合数据给出的综艺全舆情热度榜中,《导演请指教》上线首日就登上TOP3,在2021年11月6日更是成了热度TOP1。
但靠着“吵架”相关话题带来的热度,并没有转化成真实的播放数据,上线首日就登上热度TOP3的《导演请指教》,开播首日的正片有效播放量仅排在第7位,与TOP1的市占率之差超过了5%。这也证明了只活在茶余饭后八卦谈资里的节目,于行业、于观众都激不起任何水花。
用心“抓流量”“造话题”的创作思维早已验证了不可取,奈何《导演请指教》终于还是做成了一档“话题综艺”。
回看《导演请指教》的创作目的,的确过于倾向综艺节目的娱乐属性。而“话题”先行的综艺玩法,使电影这一艺术品类,沦为了综艺节目“出圈”的效果元素。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大众想要理解影视行业真实运作规则的需求,也丢掉了节目最初的高立意:扶持新导演。
虽然“看点”更足,但这样充斥着“争吵”的节目看下来,观众没有任何收获,导演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压榨消耗,这也许就是评分扑街的最大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水龙吟看到现在,想说些什么
设计爱情为什么是神?
【坏了的鸟】:罕见的华语BIG~ 【观影收藏】
你知道的我们需要这种电影
刚播两集就飙到9分,提前预定年度剧王!
把幸福拉近一点|港版《触不可及》
喜剧综艺的“中间地带”
时代英雄的“重生”,IP音乐剧的“新生”
没有真相的真相
《树影迷宫》:从来没见过这么废物的警察,破案靠凶手自爆
《下一个台风》—— 台风中的四个女人
看了第31集后决定爱上这部剧!!!
咱们疯批有力量!
萤火虫之墓 - 情节设置不合理啊
我们烧掉了那艘本该跟我一同沉入海底的船这不是浴火重生因为一直昂首对抗网和风暴的我们一刻也没有死过
木漏れ日
《设计爱情》:一部“不像泰剧”的泰百,何以成为我的年度最佳?
合作注释字幕|1921年维尔托夫纪录片《俄国内战史》修复版
金桃-----算不上好的开篇
哭声-----也许是人间烟火
《新闻女王2》:看到古肇华要阻止张家妍为佐治翻案,才知佐治真正的死因竟是!
